高血壓有哪些癥狀呢?
高血壓的典型癥狀包括:頭痛,疲倦或不安,心律失常,心悸耳鳴等。若已達高血壓危象)(≥180/120mmHg),患者可發生卒中,視物模糊,意識喪失,失憶,心肌梗塞,腎功能損害,主動脈夾層,心絞痛,肺水腫以及子癇。
不同類型的高血壓有其特殊癥狀:
妊娠期高血壓由妊娠誘發,主要癥狀為蛋白質,水腫,嚴重者可發生抽搐,昏迷甚至死亡。
嬰幼兒高血壓可表現為煩躁,過于興奮,夜間尖叫哭聲,生長發育遲緩等。
更年期高血壓,可表現為腰膝酸軟 ,四肢浮腫等癥狀。
特殊誘因導致的高血壓會有其特殊的癥狀,如頸性高血壓表現為肩頸部疼痛,上肢麻木不適;
腎性高血壓可出現腰背或肋腹部疼痛。
伴隨癥狀:當合并其他癥狀時,高血壓的臨床表現更為復雜,常見的高血壓合并疾病有很多,會有相關的癥狀表現。
伴左室肥厚;
伴冠心病/心肌梗死;
伴心力衰竭;
合并糖尿??;
合并高脂血?。?/span>
合并腎臟病變;
伴通風或高尿酸血癥;
伴哮喘/慢性支氣管炎/肺水腫;
伴消化性潰瘍;
伴腦血管病,包括腦出血,短暫性腦缺血發作。
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,可引發多種其他并發癥;主動脈夾層,常常表現為突發性嚴重胸痛;眼部血管異常,逐漸出現視物模糊;記憶理解力下降;癡呆。其他可能相關的伴發癥狀包括眼底出血,面部潮紅,眩暈。
高血壓患者大多沒有典型癥狀,很容易被忽視而沒有及時就醫,這提示,高危人群要了解高血壓一般癥狀,一旦有相關不適感,應盡快就診檢查,對于普通人群,在任何看病或體檢過程中,一但提示有高血壓升高的情況,應引起重視,定期復查,讓專業醫生對血壓升高的情況進行判斷。
診斷流程:當出現高血壓典型癥狀或相關可疑癥狀時,患者應及時,盡快就診,診斷流程如下:
1.由專業醫生確立高血壓診斷,確定血壓水平分級;
2.判斷高血壓原因:
3.分析危險因素,靶器官損害以及相關臨床癥狀,做出病因和鑒別診斷,評估患者心腦血管危險因素。
一般情況下,高血壓患者可服藥控制血壓,但出現以下狀況后,需要及時入院進一步診治:
沒有確診病因:
2.3級高血壓,已出現拔罐器管損害;
已有明顯伴發疾病或并發癥,如嗜鉻細胞瘤,腎小球炎,腎動脈疾病,妊娠中毒癥,眼底改變等。出現嚴重并發癥,如心力衰竭,腦血管意外等;高血壓危象等。